说起糖,你的脑海里肯定浮现出白糖、红糖、糖果等甜食,但医学所指的糖是个广义概念,除了这些甜食外还包括各种有甜味、能够在人体中转变成葡萄糖的食品成分,如麦芽糖、果糖与淀粉,甚至还包括没有甜味的糖类,但这些种类的糖能够被人体消化吸收后转化为葡萄糖
糖是人类的主要营养要素之一,它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
1.糖的概念是广义的,一般分为四类:单糖、双糖、寡糖和多糖
2.日常食物中,水果和蜂蜜含单糖类中的果糖,白砂糖、绵白糖和红糖等传统糖产品含双糖类中的蔗糖,豆类食品中含寡糖类的棉子糖和水苏糖,谷物中含多糖类的淀粉和纤维
3.严格来讲无糖食品应是指不含上述糖类物质的食物,而目前市场上宣传的无糖食品多是指不含蔗糖的食品,这类食品为满足人体对甜味的口感要求,往往会用食品添加剂中的甜昧剂替代蔗糖
4.我国现已经批准列入食用卫生标准的食糖替代品有麦芽糖醇、山梨糖醇、木糖醇、乳糖醇等
医学专家将带有种种伪装、“看不见”、“尝不出”的糖称为隐性糖
1.你到餐馆里进餐,要了一份红烧肉,味道只咸不甜,可也藏着40~50克糖,这些糖是厨师烹调时加进去的,同样道理,一份葱烧海参大概要加糖15~25克,红烧排骨、红烧鱼、鱼香肉丝大概加入25~30克糖,即使肉干、肉脯等加丁肉制品,也加有不少糖
2.低脂纯牛奶,天然就含有约5%的乳糖,因为目前的生产技术尚不可能将这些糖分清除干净,所以,仅凭口感甜不甜来判断一种食物是否含糖是靠不住的,很多吃着无味,甚至是酸的、咸的食物里都可能有大量糖分存在
3.酸奶的制作配方为克牛奶配10克左右白糖;可乐更高,1罐即相当于8茶匙糖;番茄酱、烧烤汁等调味酱里,每百克约有15克左右糖分。即便一般的白面包,每克中也含有10~20克白糖(还不算本身的淀粉含量)
4.水果(尤其是太熟的水果)更是藏糖大户,如西瓜含糖量为4.2%,猕猴桃含糖量8%,苹果、杏、无花果、橙子、柚子、荔枝等含糖量在9%~13%之间;柿子、桂圆、香蕉、杨梅、石榴含糖量超过了14%,尤应警惕的是水果中的糖都是果糖,进入身体后会让你的血糖骤增
专家称,绝对无糖的食品很少
1.牛奶中天然含有5%左右的乳糖,所谓无糖牛奶是不存在的
2.“无糖”糕点、“无糖”麦片是用粮食做的,粮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,它在体内最终仍分解成葡萄糖
3.无蔗糖食品一般都添加了甜味剂,国家批准的甜味剂对人体是安全的,热量低或不含热量,不会升高血糖,但是,甜味剂的口感毕竟不同于蔗糖,因为蔗糖除了有甜味,还有增进食物的黏度、让食物膨胀柔软以及增加香味的作用
4.相当一部分无蔗糖食品里还会添加增稠剂、稳定剂、品质改良剂等,以改善食物的口感
为了清楚了解自己摄入糖分的含量,尤其对于减肥者来说,为了避开这些“隐形糖”之害,可从以下细节做起
1.到超市购物要学会看食品标签:标签上的种种食物成分是按含量多少排序的,如果白糖、砂糖、蔗糖、果糖、葡萄糖、糊精、麦芽糊精、淀粉糖浆、果葡糖浆、麦芽糖、玉米糖浆等字眼排在成分中的前几名,就是含有“隐形糖”的食物,一定要适量摄取,并将所含糖量计入一天的摄糖总量中,避免糖分摄取超标
2.选水果时以成熟度稍低者为首选,成熟度低的水果不但含糖少,而且营养价值更高
3.吃白粥、白米饭等升高血糖速度快的食物时,一定要配一些膳食纤维多、蛋白质丰富的小菜,如芹菜拌香干等
4.土豆或芋头等淀粉含量高的蔬菜,最好切丝炒食,蒸食更容易可促使血糖升高
参考书籍
1.兰政文著,餐桌上的新健康时代,青岛出版社,.04.
2.邓锋,宋锦璘主编,认识我们的口腔,重庆大学出版社,.04.
3.刘晓聪,陈丽姿著,走出现代女性时尚生活习惯的误区,中国言实出版社,.01.
4.樊蔚虹编著,食物养生与营养搭配速查百科,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,.11.
注:图片来自网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