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 蔗糖 > 蔗糖做法

香菇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

导语: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流程为:配料→分装→灭菌→冷却→接种→培养及检查→成品→包装入库。

一:培养料配方

常用的配方有以下四种,其中第一种为麦粒培养基,只能做原种培养基,第二种为木屑培养基,第三种为木屑棉籽壳培养基,第四种为枝条培养基,用来培养枝条种。具体为:

①:小麦粒88%,木屑或棉籽壳10%,碳酸钙1%,石膏粉1%。

②:阔叶树木屑78%,麸皮(或米糠)20%,蔗糖1%,石膏1%。

③:阔叶树木屑63%,棉籽壳15%,麸皮20%,蔗糖1%,石膏1%。

④:枝条、木屑培养基。上述配方都要求含水量在60%左右,pH值自然。配方中各原料一般在3个月前备好。

二:时间安排

根据实际栽培需要,菌种制作春、秋、冬季皆可,晴天或阴天配料装瓶最为理想。夏天宜在每天早、晚配料装瓶(袋),在4小时内装好。

三:配料、装瓶(袋)

1.麦粒培养基

选择洁净干燥的小麦粒,在清水中浸泡8~12小时。再在沸水中煮15分钟左右,以籽粒充分吸水又不胀破为度。然后将麦粒捞出,滤去多余水分后,将棉籽壳揉碎,木屑筛去大木块等硬物,与石膏粉、碳酸钙一起拌人麦粒,搅拌均匀。配料后装瓶,装至瓶肩,料上表面距瓶口5厘米左右,勿太满。清除瓶口内外物料,塞棉塞,包扎后灭菌。

2.木屑培养基和木屑棉籽壳培养基

木屑首先要过筛,然后,按照生产计划和配方成分,称好主料、辅料和添加剂。接着,将各种原料混合拌匀,用搅拌机搅拌或人工来回拌3~4次。最后,再加入适量的水,继续用机器拌3分钟或用人工拌3~4次。对出现的团块一定要拍散,或用铁筛过筛。在配料过程中,需灵活掌握含水量,做到主料、辅料、添加剂均匀,干湿均匀,酸碱度均匀,不结块。装瓶或装袋可采用装瓶机或装袋机进行,清洁瓶口或袋口,用小木棒或试管将料压实,并呈凹式。

3.枝条培养基

枝条于冬季采伐,晒干备用。使用前,将干枝条于水池中泡透(浸泡36小时左右),捞出,沥干水分,用切条机切成长25~30毫米的小段,并切成斜口,于木屑培养基中滚动一下,使其沾上培养料,然后装瓶或装袋,塑料袋要采取双层聚丙烯袋;最后在枝条上层覆盖厚约1厘米的木屑培养料,料上表面距瓶口或袋口5厘米左右,加棉塞封口,包扎。

四:灭菌

料袋和料瓶要采取高压蒸汽灭菌。灭菌时必须在千帕条件下灭菌2.0~2.5小时。在灭菌的全过程中,要严格操作规程,并注意掌握三点:

1.料瓶和料袋排放密度要适当,使蒸汽流畅,无死角。

2.通蒸汽前,检查安全阀是否灵活,有无故障。

3.通蒸汽后,打开排气阀,驱散锅内冷空气;或关上排气阀,接通蒸汽,待压力升至50千帕时,开阀放气,待指针回到0位时(温度℃),保持5分钟,再关上排气阀。等压力升至千帕时,灭菌2.0~2.5小时。然后让其自然冷却,当压力指针回到0位时,打引锅盖或门的1/4开度,继续让余热烘烤棉塞,防止骤冷。接着趁热取出料瓶(袋),送入清洁消毒过的冷却室。也可以接种室兼做冷却室。

五:接种

接种前必须使料瓶(袋)冷羽J到适宜温度,防止高温接种烧死菌种。操作人员进入接种室前,先用肥皂洗手,换上工作服,戴上口罩和工作帽,穿上工作鞋,手在1%~2%来苏儿液或0.25%新洁而灭液中浸泡2分钟。接种完成后,将各种剩余物,如种管、原种瓶、撒落的培养基、消毒用过的棉花等均拿出室外。

六:培养管理

前期工作接种后的菌种瓶或装要放在培养室进行培养。培养室使用前必须进行清洗、消毒处理。将接种后的菌种瓶(袋)搬人培养室,保持温度在24℃±1℃,空气相对湿度在70%左右。垂吊黑色窗帘,进行无光培养。待菌丝吃料1/5后,加强通风换气,保持室内空气新鲜。麦粒种一般培养20~30天,木屑种40~50天,菌丝即可长满种瓶或种袋。

七:原种和栽培种的质量标准

优良原种和栽培种,菌丝浓白呈棉绒状,发菌均匀,木屑培养料变为淡黄色,菌丝粗壮,有锁状联合,菌丝长满瓶或袋后10天左右表面分泌褐色水珠,有少量菌丝扭结或有原基出现,菌丝将培养料包成块状,有独特的芳香味。

八:菌种质量检验方法

在生产中通过直接观察和出菇试验,判断菌种优劣确定其能否使用。

1.直接观察:仔细观察菌株的性状,如色泽、味道、长势,活力恢复,生长速度及均匀度等,并确认有无其他生物体存在。

2.显微镜检查

选取少量菌丝制片,观察菌丝有无分枝、有无细胞纵隔、有无锁状联合及其他细胞结构特征,这些均与出菇多少有关。

3.菌丝生长速度测量

用斜面或平板培养菌株,测量菌丝生长速度,要求菌丝表面平坦,扩殖均匀,菌丝前沿整齐。

4.耐高温试验

菌株经斜面培养1周后,分出1组试管置于30~33℃下培养24小时,再放回适温下培养,观察菌株的生活力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。

5.吃料能力观察

将菌株接人最佳原种培养料中、适温培养1周后,观察接种块菌丝萌发和吃料的情况。

6.出菇试验

可采用瓶(袋)栽培的方法作出菇试验,以当家菌株为对照,每个菌株栽培的瓶(袋)不少于10个,最好50个。在试验过程中,观察记录某菌株的出菇期、出菇数量、菇形大小、肉质厚薄、菌柄长短及菌盖颜色等,最后进行产量和质量分析。

总结:以上是香菇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,在菌种培养完毕后,要注意观察菌种的生长速度,在菌种出现退化时要及时预防。

了解更多知识,欢迎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gdkhq.com/hbyx/14529.html
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